台灣投資人愈來愈關注投資成本之於基金績效的影響,尤其訴求低費用的ETF,境外產品更具競爭力的觀點不在少數,不過近期伴隨競爭轉趨激烈,ETF費用有加速「下殺」之勢,最低甚至砍到比境外產品還低廉。
目前台灣ETF市場已轉由債券產品推動,費用下殺趨勢尤以債券ETF顯著,整體被動式基金的平均費用因此加快下滑,投信來自境內基金的收入成長放緩也愈不可逆,對投資人而言為利多。
據統計,2017年債券ETF問市前,不含費用相對高的槓桿╱反向ETF,國內原型ETF平均管理費率0.5%至1%,但債券ETF積極推出,其管理費原就低於股票ETF,在新進投信增加及規模成長下,更常見超低費用產品,迄今全體原型ETF的平均管理費率已降到0.45%不到。
以債券ETF最早成功發展的美國公債ETF來說,包括中國信託、群益、元大、富邦、凱基、新光及第一金投信旗下均有美債ETF,管理費和保管費成本低於0.25%,最低是中信投信的中信美國公債20年(00795B),規模500億元以下,管理費僅收0.08%,加上保管費0.06%,比全球最指標的公債ETF-「TLT」0.15%的總費用率還低。
另一大熱門類型的投資等級債ETF,種類擴及綜合型公司債,或細產業的金融債、科技債ETF等,總計34檔經管費率低於0.5%,最低是元大AAA至A公司債合計收0.24%,中信優先金融債、國泰A級公司債、富邦A級公司債等均0.26%居次。
上述投資等級債產品與國際級產品比較,主要為規模將近400億美元的「LQD」,總費用率0.15%。國內產品雖有較大差距,但規模均不及前者的5%,而且非直投本地市場,仍可凸顯國內市場的競爭激烈。
正快速崛起的大陸債ETF,台灣產品更具領先優勢,最高費用的FH中國信用債經管費合計0.6%,最低如富邦中政債0-1等僅收0.275%,皆低於境外最大規模的香港南方東英發行的中國國債及政金債ETF(83199.HK),總管理費率為0.62%。<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