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市場最新投資商品--指數投資證券(ETN)今(30)日正式上路。發行券商樂觀表示,ETN由於具稅費較少、無追蹤誤差等優勢,未來發展潛力不輸指數證券投資信託基金(ETF),預期五年內市場規模將上看2,000億元。
ETN的發展,至今已有13年的歷史。統計目前美國ETN總市值規模達220億美元,其中以連結股票指數商品占比75.5%居冠、原物料20.7%次之。熱門ETN中,除了具有高股息特性的ETN外,也有槓桿股票型、VIX等,代表不同投資人的偏好。
雖然現階段掛牌交易的ETN,尚未開放外資、陸資、壽險法人投資,也有不得當沖、信用交易、借券、零股交易等限制,及不得做為權證標的及擔保品、定期定額、綜合交易帳戶等限制,但部分發行券商對於未來市場潛力相當樂觀。
元大證券認為,未來如果ETN可連結指數範圍更為開放,商品正、反向及槓桿型態皆可健全發展,同時開放法人參與市場交易後,ETN的潛在市場發展將可向ETF看齊;元富證券協理施淑芬甚至樂觀預期,五年內市場規模將上看2,000億。
事實上,市場投資人常將ETN與ETF混淆。證交所表示,兩者都在證券市場交易、連結指數表現的商品,同樣具有交易便利、投資成本低、價值透明度高等優點,交易稅率同為千分之一,交易手續費也與股票相同,最高不超過千分之1.425。
不過,ETN相較ETF的優勢,在於投資手續費就是投資人承擔的所有成本,且追蹤誤差由發行券商承擔。
因此,簡單來說,ETN的最大優勢,是在於「總費用低廉」、以及「無追蹤誤差」等兩大特點。
此外,兆豐證券金融商品業務本部協理彭志弘表示,由於ETN追蹤的指數是報酬指數而非價格指數,透過公式調整,ETN在成分股發放股息的時候,還原除息減少的點數,使指數報酬得以延續,可以有效解決股息再投資的問題。<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