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最新發布台灣銀行業年度報告,指出台灣銀行業2018年的業績表現穩定,穆迪授與評等的11家台灣銀行業,備呆率可望小幅下降至2018年底的0.9%,較前一年少了0.3個百分點,平均資產回報率(ROA)則可望穩定在0.58%。
目前持有穆迪授與信用評等的台灣銀行業,包括台灣銀行、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土銀、彰銀、一銀、華銀、星展台灣、玉山銀、兆豐、北富銀,各家的信用評等區間,其一的基礎信用資產在Baa1∼Baa3,另一項的長期存款評等在Aa3∼A1,均屬於中等水準。
穆迪副總裁兼高級分析師徐嵩宜指出,台灣銀行業的運營環境保持穩定,主要是信貸業績穩定表現,2018年銀行體系的貸款增長率平均為5.1%,高於2017年的4.7%。至於推動放貸的動能有兩部分,一是企業和抵押貸款的流動性貸款,屬於中小企業融資,另一是個人消費貸款,為銀行業去年帶來不錯的業績表現,「這與穆迪對台灣銀行業的前景預估一致」。
徐嵩宜認為,2019年還需要消化前一年第四季出口與經濟增長疲軟,但民營部門的資產負債表健康,企業仍會有必要額度的資金需求,剛性需求可以制肘更多的疲弱。穆迪估測測台灣2019年實際GDP年增率在2.2%,與2018年2.4%沒太大差異,據此估計2019年銀行業貸款年增表現可望穩定約在5%左右。
在資產質量部分,穆迪評估11家台灣銀行多能保持「良好」,平均備呆率會從2017年的1.2%,2018年底小幅減少至0.9%。此外,銀行的利潤來源需靠非利息收入部分,平均占銀行業收入的39%,2018年評級銀行的平均資產收益率為0.58%,與2017年相比變化不大,大多數銀行業維持穩定的淨息差和低信貸成本。<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