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於3月1日公布2月份ISM製造業指數由56.6%下滑至54.2%,低於市場預期的55%;而日本製造業PMI數據下滑至48.9,歐元區製造業PMI數據下滑至49.3,中國製造業PMI數據下滑至49.2,台灣製造業PMI數據仍處於50榮枯線下方。在全球經濟成長趨緩預期升溫下,導致近期公布之全球製造業經理人指數出現下滑,亦顯示全球製造業經理人對於未來前景不如去年樂觀。
美國即將迎來第一季度財報,由1月份公布財報結果觀察,去年第四季財報表現優於預期比率持續維持在相對高檔。
其中,在4月至5月將公布財報之際,需多加留意,第一季度美股企業獲利出現負成長,在中美貿易談判未有進一步的進展下,市場投資人將把焦點轉向企業獲利基本面上,而這可能為股市帶來走跌之風險。
綜觀全球金融市場,美股道瓊指數持續走揚,似乎有挑戰歷史高點的企圖。中美貿易談判於今年度逐漸轉向樂觀,3月將有望舉行簽約峰會,加上今年美國聯準會(Fed)官員對於升息論述偏向鴿派,均推動市場多方動能增溫。目前指數漲幅已多,全球股市估值偏高,追價宜留意回檔風險。
觀察台灣期交所上市的國外指數期貨,技術面來看,日股東證指數、美股道指、標普500短線皆出現漲多拉回,而南亞的印度50指數因鄰近國會大選,反倒震盪走強,陸股相關指數持續上揚,惟目前中國經濟基本面仍偏弱,後市持續走揚機率降低,不宜過度樂觀追價,多方操作宜謹慎避險。<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