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對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監管趨嚴,我國則走向鬆綁。金管會銀行局長邱淑貞表示,我國第三方支付發展過程與大陸不太一樣,我國是先有嚴謹的電支法令規範、完整的基礎建設,再開放發展,現在發展重點會放在電支電票整合,所以近期陸續鬆綁電票法規,讓線上線下互通,終極目標是讓民眾使用電支更為便利。
邱淑貞表示,大陸的發展歷程與台灣不同,是先讓第三方支付業者自行發展,一開始低度監管,視發展情況再開始加強監管力度。台灣則是一開始就先參考各國發展來制定法規規範,所以一開始的電支法令規範嚴謹。
邱淑貞表示,目前的發展方向會朝向「電支、電票整合,實體、虛擬整合」,根據支付的便利性發展來作法規的調整,另外,台灣電支發展基礎建設也很完整,像是安全機制的建設、洗錢防制、客戶的辨識等都有一定的基礎,在「實名制」交易管理的軌道上再出發。
邱淑貞回顧,當初金管會在立法時要求電子支付帳戶一定要採「實名制」曾一度引發業者反彈,覺得門檻過高,但現在看起來,「實名制」才是符合趨勢。
金管會為推動電支、電票的整合,從去年起就陸續鬆綁。金管會銀行局去年底就已核准悠遊卡公司可發行用在網路交易的記名式悠遊卡「數位付」,讓電子票證也能用在網際網路交易、線上線下整合。另外,在端末設備的整合也有修法讓使用上可以更便利。
據銀行局統計至9月底止,目前共有六家專營電子支付機構、19家兼營電子支付機構業務的銀行、一家兼營電子支付機構業務(一卡通)及一家兼營電子支付機構業務(中華郵政);總使用者人數約352萬人,較8月增加69萬人;但9月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金額約25.3億元,較8月減少2.5億元。<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