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併有所謂「夢幻組合」?民進黨籍立委江永昌25日在財委會質 詢公公併議題時,爆出有「公股三角戀」。知情人士指出,這場公股 三角戀的主角是土銀、輸銀及台銀,今年上半年土銀內部一度有合併 輸銀的構想,但之後不了了之,未來會否繼續發展,除了三家銀行各 自意願,政策方向也將是重點。
公股金融圈人士指出,公股整併除了看規模大小,銀行被併後原本 的業務功能會否喪失也是考量;舉例來說,當初兆豐銀前身之一交通 銀行被併之後,公股工業銀行即就此消失,輸出入銀行目前承作的輸 出保險等業務都是非獲利導向,倘若合併,勢將被商業銀行體系淘汰 ,這也是政府思考「公公併」時必須考慮的一環。
公股金融圈人士說,若要推動整併,也必須採取配套措施,避免戕 害原本可發揮的政策功能,如民進黨首度執政時期,就一度因此把輸 出入銀行排除在三家國營銀行整併之列,反而主張台銀合併土銀。
江永昌昨日在財委會上質詢公公併時指出,他聽說公公併的計劃中 「有一家想併另外一家,但是這家被列為被併目標的,心裡想的卻是 另外一家」。對此,財長蘇建榮答詢時回應,「未聽說此事」,對公 公併持樂見其成態度,但希望是在公股銀行自發性,且評估有綜效的 前提下進行,財政部不會主導配對。
據了解,這場「公股三角戀」的主角分別是土銀、輸銀、台銀。知 情人士指出,大致是土銀一直以來內部都有擔心「民營化」的聲音, 導致上市計畫屢屢受阻,也因此面臨資本適足率及資本額不足的問題 ,因此若能合併輸銀,一方面強化「國營」身分,又能擴大資本額, 也讓業務更多元化發展;輸銀則希望和「老大哥」、同樣是百分之百 政府持股的台銀合併,至於台銀則只想「獨善其身」,誰都不想併。
公股圈指出,這場「國營三角戀」何去何從,已引公股金融圈高度 矚目。也有不具名的公股人士表示,土銀併輸出入銀行之議,是在今 年上半年在討論三家國營銀行的取消13%併同薪資結構調整等年改問 題時傳出,當時此議源起除了上述業務互補性,也和三家國營銀行薪 給和職等對應擬趨向「齊一化」有關。
過去十多年,三家國營銀行間的合併被政界討論多次,也有不同的 排列組合,但均因三家工會反對而作罷。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