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棟中型百貨公司扣除土地成本,建物加招商裝潢等至少20∼30億元,新光三越每年花在改裝成本上至少10億元,全台改裝樓層約在20∼30個樓層,等同2棟百貨公司,今年焦點鎖定在台北南西與信義店,改裝期間,全台14店前三季業績仍有4%成長。
新光三越執行副總吳昕陽向來信奉:「以創新改裝打敗不景氣」,業界分析,台灣百貨不是不景氣、是被稀釋,市場過於飽和,加上電商、電視購物等搶進,年金改革讓中階消費群包括軍公教人員與退休族的消費力縮水,最直接衝擊的是電視購物,百貨實體通路老早就往年輕族群走,年年改裝引進新餐飲、新話題,也成為市場不敗王道。
不過也有業者分析,對單點百貨公司來說,改裝投資大、效益強,但在成本攤提上恐怕衝擊獲利,很難出現獲利年年增長,不過對連鎖百貨體系,獲利店彌補改裝少掉的獲利,相對仍能帶動業績成長,也就是業界所稱「母雞帶小雞」。
即使是百貨龍頭新光三越,今年一連收掉新竹中華店與台北南西二館,新竹店收掉整體虧損打掉,而南西店雖少了二館,但卻換來誠品挹注新客,對南西店相對利多;一位業界人士分析,今年南西店少掉的業績,由台中、信義店補上來,全年業績依舊能成長。
尤其是去年台中店大幅度改裝,年度要衝180億元,信義店分三年改裝,今年綜效顯現,要衝220億元,兩大店占二分之一業績,足以彌補其他小店小缺額,應是百貨龍頭在引領市場風潮的最大利基與優勢。
全台1∼8月餐飲業績早已突破3,000億元,年增幅達4.6%,超過百貨商場的2,057億元,年增幅更優於百貨業的2.7%。一位百貨業者分析,近年來包括購物中心、outlet、建商附設商場都是新增,且多數以餐飲為主,若扣除新增商場項目,原整體百貨業根本是不斷萎縮,以改裝來迎戰新店競爭,是最划算的開店策略。<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