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經理事業」屬於期貨資產管理事業,為大客戶量身打造資產 配置策略,然大昌期貨4月申請退出期貨經理事業後,擁有期貨經理 事業的期貨商由9家變為8家,再度凸顯期經事業面臨人才、資本額募 集不易等問題。
期貨經理事業簡稱期經,是期貨業的資產管理事業,類似證券業的 投信投顧,接受客戶全權委託從事國內外期貨交易,因為主要交易的 是國內外期貨商品,無論多、空、盤整皆可操作,較股票全權委託偏 多操作更加靈活。
不過決定退出期經事業的大昌期貨總經理張禮賢表示,期經面臨找 不到客戶、客戶意見多、法規限制、不易吸引交易員進入市場操作的 問題,才會在2016年開辦期經業務後,決定於今年退出。
張禮賢認為,期經最低的代操資本額雖然降到1百萬元,但首先是 面臨找不到大客戶的問題,就算有客戶願意全委,還是會想企圖指導 經理人操作,經理人的績效獎金也不如自營交易優渥,多數具有交易 能力的交易員偏向進入自營部。
再者,雖然期經目前已開放可集結客戶的資金操作,但保管銀行面 對一個客戶,就是酌收一筆保管費,對於一筆小資金就會被抽保管費 、績效費等費用,最後就是所剩無幾,客戶進場的意願就會相形降低 。
張禮賢表示,大昌期退出期經業務後將會轉往自營發展,也在積極 培育相關的人才。
目前經營期經事業的期貨商剩下8家,分別為康和期經、凱基期貨 、永豐期貨、富邦期貨、日盛期貨、華南期貨、群益期貨、元富期貨 ,對比2006年1月尚有14家期貨商開辦期經業務的盛況,出現明顯消 長。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