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EuromoneyTradeData全球期貨交易所最新交易量統計,期交所全球排名由2016年的21名、2017年17名,2018年1月交易量排名已超越日本交易所及南非證券交易所,躍升至全球第15名,是期交所成立20多年來全球排名最高之紀錄,提前達成期交所自許「期貨市場3年發展藍圖─持續擴大市場規模,3年內國際排名推升到15名內,成為全球頂尖交易所」之目標,充分展現臺灣期貨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期貨市場法人(含外資)參與比重為衡量市場競爭力與國際化重要指標之一,故期交所一直努力開拓國內外金融業法人業務,在主管機關指導與帶領下,協助業者排除交易限制與疑慮,使投信、期信、期經、銀行及保險業等得以有效運用資金,善用國內期貨及選擇權商品進行避險或增益,以提升整體投資績效。
近年來,本人亦親自率領同仁積極赴海外招商及拜訪國內保險及銀行等法人機構,另辦理相關研討會、業務聯繫會議及法人機構從業人員培訓課程等,藉此多聽來自於金融業者之衍生性商品交易需求。
以保險業為例,金管會因應保險業的需求,於2014年開放保險業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相關規定,包括放寬避險交易範圍、開放「增加投資效益」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項目等。
另期交所亦扮演保險業者與主管機關溝通橋樑,今年2月2日偕同期貨公會拜會保險局及檢查局,反映保險業者有關期貨交易相關規定之疑慮,保險局亦於3月15日邀集檢查局、壽險公會及期交所共同研商,釐清保險業者反映期貨避險交易之相關限制與疑慮,以利保險業能順利參與期貨市場,此次溝通可謂順暢。
經過期交所長期努力,2018年第1季整體法人機構參與我國期貨市場比重已達50.4%。此外,2017年外資參與比重達14.4%,2018年2月則已進一步提升至21.2%,創下單月歷史新高。另2016年及2017年法人機構參與國內期貨交易家數分別新增114家及124家,顯示期交所積極推廣法人參與臺灣期貨市場已見成效。
最後,期望期貨業先進與期交所一起努力向國內外機構法人推廣我國期貨市場,多加運用國內期貨及選擇權商品進行避險與增益,使期貨市場發展更多元與健全。(相關內容請詳閱《臺灣期貨雙月刊4月號》,網址為http://www.taifex.com.tw/chinese/10/Pub1.asp)<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