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補貨,國際板債市重新回暖。金管會8日公布,今年前2月國際板共新發行38檔債券,發行金額達107.77億美元,發行金額雖仍較去年同期衰退7%,但檔數已開始成長15%,且比起去年第四季平均每月發行量約21億美元,今年前兩個月國際板單月發行量成長123∼187%。 保險局也公布,截至今年1月底,壽險業投資國際板債券餘額為新台幣3.42兆元。看似只比去年底增加500億元,但其實有些債券到期或提早贖回,各家壽險公司都有「補貨」。壽險前五大國際板買家分別是南山人壽有逾8,000億元部位,富邦人壽逾5,000億元,新光人壽逾4,200億元,中國人壽3,400多億元,台灣人壽近2,800億元。 原本排名國際板投資第五大的國泰人壽,1月底部位則約2,600多億元,排名第六名,前六大壽險公司投資部位都比去年底增加,六家公司共投資2.66兆元左右,約占整體壽險業投資國際板部位的78%。 壽險業投資國際板債券3.42兆元,約占壽險可運用資金的15.25%,這部分可不算入國外投資45%的限額,因此壽險業才會「大力支持」國際板債券,目前持有的部位約占國際板流通量的83%,也是最主要的投資人。 去年初因為保險局規劃壽險業投資國際板的可贖回期,不得低於6年(最後定案5年),此想法一經曝露,便引起國際板發債潮,去年首季國際板發行量逾195億美元,基期被墊高,因此今年首季即便發行量回溫,但國際板發行金額仍是小幅衰退7%左右;去年第二季後發行量下滑,全年發行403.6億美元,衰退18%,出現國際板債市首次負成長。<摘錄工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