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交所董事長劉連煜昨(30)日表示,期交所今年將穩固國際指數期貨、匯率類期貨、國內指數期貨等「三足鼎立」的商品發展策略,並將擘劃第四大支柱「商品類」期貨,繼黃金期貨後,原油期貨今年也將上市。
期交所昨天舉行年終記者會,劉連煜強調,展望今年,期交所仍將持續研議多元化商品及接軌國際的交易結算制度,以滿足市場所需,並已規劃多面向的發展計畫,期望今年期貨市場展現強勁成長力道,再創佳績。
劉連煜表示,新商品部分,在匯率類商品發展上,已於1月22日上市英鎊兌美元及澳幣兌美元匯率期貨,完整匯率期貨商品線。並與國際知名指數編製機構S&P Dow Jones指數公司(S&P)簽約,雙方預計於第1季共同發布人民幣匯率期貨指數。
將分別以期交所掛牌之小型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期貨(RTF)及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期貨(RHF)為標的編製兩項大小美人期貨指數。該指數將可滿足市場發展人民幣相關商品需求。
在國外指數類商品方面,自2015年起陸續推出日本東證貨、印度50期貨、美國道瓊期貨及標普500期貨後,目前刻已積極洽談其他國外股價指數授權,如美國那斯達克指數期貨。
除「三足鼎立」的三大類商品之外,期交所今年也將積極擘劃第四大支柱—商品類期貨。
劉連煜指出,目前台灣期貨市場商品類契約僅有黃金類商品,考量原油貼近一般民生需求,交易人複委託從事原油期貨交易熱絡,因此也規劃上市原油期貨,以擴增商品類契約之商品線。
交易制度部分,今年仍將持續推動各項交易制度,包括一、分階段實施期貨市場動態價格穩定措施;二、擴大夜盤交易適用商品等。
結算制度部分,目前正研議之結算制度有:一、規劃建立店頭衍生性商品集中結算機制;二、修正結算機構財務安全防衛資源的支應順序。
至於資訊面部分,期交所今年資訊面重大計畫為提供期貨商主機共置(Co-location)服務。
期貨市場現行交易系統撮合速度每秒為4萬8,000筆,其速度及效能相當高,期貨商積極反應希望能提供主機共置服務,預計今年底可建置完成。<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