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期貨交易所昨(22)日舉辦英鎊兌美元及澳幣兌美元匯率期貨上市慶祝典禮,兩項商品夜盤同步掛牌交易。
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表示,期交所連續第四年交易量超過2億口,去年達到2.65億口,期待期交所交易量蒸蒸日上,目標能夠達到3億口。
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致詞時說,英鎊及澳幣不僅在台灣外匯市場中為交易量前五大標的;英國宣布脫歐以後,推動法規鬆綁及發展金融科技,以維持倫敦金融中心之角色,尤其與金管會在基礎建設等融資上有密切交流;至於澳洲則維持經濟正成長近30年,並發展金融科技,設立監理沙盒。因此,期交所推出英鎊兌美元、澳幣兌美元兩項匯率期貨商品,不僅供民眾避險,也可讓金融機構連結兩項商品,提供交易人更好服務。
鄭貞茂強調,金管會近幾年來持續鬆綁法人參與期貨交易相關法規,包括放寬銀行業股價類期貨多頭避險交易、放寬保險業從事增加投資效益目的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及放寬投信業之組合型基金得基於增益目的從事證券相關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
金管會未來仍將會持續鬆綁相關法規,以促成法人進一步參與期貨市場交易。
期交所董事長劉連煜說,考量台北外匯市場外幣對外幣交易量前五大標的為人民幣、歐元、日圓、英鎊及澳幣,為提供市場避險需求,期交所已有人民幣匯率期貨,人民幣選擇權及歐元、日圓匯率期貨,昨日再上市英鎊及澳幣兩檔匯率期貨後,匯率類商品增加至八項。
他說,人民幣匯率選擇權為全球首檔以人民幣計價之離岸人民幣匯率選擇權商品,獲得FOW 2017年「全球年度交易所」獎的最高榮譽。
期交所為防範發生程式交易致錯誤下單,或胖手指、委託簿流動性瞬間失衡所造成之盤中價格異常波動情事,昨日同步推出「期貨市場動態價格穩定措施」新制。
期交所本周與國際指數編製機構S&P Dow Jones指數公司(S&P)完成合作契約的簽署,共同編製人民幣匯率期貨指數,預計第1季發布,續推新商品,可推升期貨市場量能持續成長。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