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董座朱文成專訪 善用天然氣 打造非核家園擴建接收站→因應政策規劃 燃氣發電占比將增加至五成 衝再生能源→協助發展風電、太陽能產業 解決併網問題
台電董事長朱文成表示,因應非核家園政策,未來我國天然氣發電的占比將提高到50%,天然氣的用量非常大;為了保障供電安全,有必要增建天然氣接收站。
台電爭取到協和天然氣接收站之後,還會再繼續爭取在台中等地興建天然氣接收站,目標是將當前台灣天然氣貯存量只約滿足十天用量,增加到25天。
各界總以「兄弟鬩牆」來形容台電自建天然氣接收站,朱文成說,台電建氣站也只是「自用」,台電已向中油購氣的電廠會照舊;事實上,為了減少空汙排放,政府也在輔導工廠鍋爐改為天然氣,國內天然氣需求量持續增加,有台電的加入更能達成政策目標。
四年前,朱文成以電力專家身份,從大同大學校長借調台電擔任總經理,成為台電60年來首位空降總經理;去年前董事長黃重球「意外」下台,朱文成臨危受命擔任救火隊工作。以下是朱文成的專訪紀要。
供電挑戰大
將強化管理
問:大家都擔心今夏會缺電,台電做了什麼努力?
答:因應今年供電挑戰,台電將從「增加供給」與「減少需求」兩端強化管理。增加供電方面,已要求全員警戒,在夏季供電尖峰來臨前,做好機組大修與保養,避免臨時意外發生。
除了新林口1號機、2號機完工商轉外,通霄新1號機去年因接連颱風、東北季風延宕的海管工程,趁著近期海面風平浪靜已出海趕工了,最快7月可望加入供電。
加上大潭緊急發電機組中的第一台機組已運抵台灣、另一台也將於4月下旬運達,正加緊趕工中;而原能會也通過核二廠格架增建計畫,核二廠1號機化解了「大修即除役」的危機,盼今夏供電能夠「吉人天相」。
減少用電方面,進入第三年的大用電戶「需量競價」制度,今年再新增當天上午投標機會,台電也將收購價從每度最高10元,加碼到12元,以更靈活的方式應變。因「需量競價」最低門檻為減少用電50瓩,台電也歡迎大型連鎖賣場,集結各地分店參與。
今夏將首次導入「用戶群代表」(Aggregator),已由美商EnerNOC與國內承隆公司合資的「台灣安奈諾克公司」得標,透過第三方能源服務業者,找不同類型的能源用戶節電,達到「聚沙成塔」的節電效果。
問:台電日前獲准興建協和天然氣接收站,對民眾有哪些具體益處?
答:協和天然氣接收站是台電第一個自建天然氣接收站,是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的一部份。坦白說,這項工程十分艱巨,包括水深、東北季風,颱風肆虐,天然條件受限很大,許多人不看好。
隨著核電廠相繼除役,台灣北部電力缺口擴大,僅靠南電北送並不足以支應,台電沒有條件放棄任何電廠場址。
為在供電、環境之間求取平衡,因而將協和電廠改建成天然氣電廠,並持續與當地居民溝通協調。
目前協和電廠四部共200萬瓩的燃油發電機組,將改建成二部共180萬瓩的天然氣發電機組,最快今年底完成可行性研究計畫送交經濟部審查,盼其中一部機能趕在2025年商轉。
問:台電對政府發展再生能源能有哪些貢獻?
答:政府再生能源主力有太陽能與離岸風力,考量太陽能電廠比較是民間資源可以投入的,台電不能「與民爭利」,應留空間給民間,僅在彰濱工業區、台南鹽灘地,及自有電廠、倉庫、辦公廳舍的屋頂「蓋好、蓋滿」,未來八年裝置容量將達0.6GW。
在離岸風電方面,則已在彰化外海的取得兩處開發場址,裝置容量約1.2GW。
除直接投入建太陽能發電、離岸風電,台電更應該發揮服務熱忱,解決再生能源完成併網問題。
電塔變藝術
化身新地標
問:外界時常批評台電鐵塔都長很醜,你認為呢?
答:事實上,台電鐵塔改造計畫已有成功案例。屏東潮州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四座69kV的高壓鐵塔遷移到園區外。
考量拆遷加新建的工程預算近1億元,台電便與林管處商量,讓原本鐵塔「卸甲歸田」,改裝成「快樂農夫」造型鐵塔,再搭配彩色飾板將鐵塔裝飾的色彩繽紛,並以航空障礙燈做為農夫的眼睛,輸電鐵塔搖身一變成為裝置藝術。
顛覆傳統 電廠要變迪士尼
問:未來燃煤發電占比仍有30%,如何化解燃煤電廠的汙染疑慮?
答:新林口電廠就是最佳示範,一座燃煤電廠,但外界從頭到尾看不到煤,因為台電從卸煤碼頭到煤倉,再到電廠,全程建了一條密閉式的輸煤廊道,燃煤不外露,大大減少了空氣中的揚塵。超超臨界機組,有效減少汙染及二氧化碳排放。
對台電而言,國家標準只是「低標」,將來所有燃煤電廠的排放都要遠低國家標準。
將來,新規劃的燃煤機組,例如深澳電廠購置的機組還會比林口電廠更新穎。
外界總質疑非核家園寫入《電業法》法,政府用燃煤電廠取代核電,其實取代核電的是再生能源,燃煤發電占比反而由當前的36%下降至30%。
問:您從總經理到董事長,這四年來提出了許多顛覆傳統電力公司思維的創舉,可否談談這些想法?
答:大家都討厭電廠興蓋在自己家附近,但是我反問同仁,為什麼不能把電廠蓋成「迪士尼樂園」?IMG SRC="/WF_SQL_XSR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