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投資人更多投資機會與創造避險環境,期交所規畫國內期貨 市場在一般交易時段結束後,進行盤後交易,讓台灣期貨市場交易邁 向近乎全天候開盤,相關作業測試已在昨(20)日展開,力拚5月中 旬正式上線啟動。
同時,美國道瓊期貨與美國標普500期貨也將於同日早盤一同上市 ,並為兩檔期貨開通盤後交易的制度,投資人便能透過盤後交易,即 時參與當日美股的行情操作。
期交所指出,盤後交易的商品將分階段上市。5月中為第一階段上 線,將挑選期權商品中的11項商品,包括主力產品類的台股期貨、小 型台指期貨、台指選擇權;匯率類產品為小型美元兌人民幣期貨、美 元兌人民幣期貨、小型美元兌人民幣選擇權、美元兌人民幣選擇權、 歐元兌美元期貨及美元兌日圓期貨;國外匯價類商品則為美國道瓊期 貨與美國標普500期貨。
針對每個商品於日盤有不同的交易時段,盤後交易也有不同的時間 規劃,如主力產品與國外股價指數產品為下午2點50收單,3點開盤直 至隔天凌晨5點;匯率類商品則為下午5點15開始收單,5點25開盤, 直至隔日凌晨5點。
期交所表示,除有鑑於諸如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已推出盤後交易 ,面對期權交易量日漸龐大的市場,台灣當然也不遑多讓。透過盤後 交易的規劃,除了能與歐美市場一般交易時間接軌,增加投資人的避 險與投資機會外,也透過更完善機制的建立,增加台灣期貨市場的競 爭力,且投資人也無須再額外開戶即能參與,顯見投資便利性。
針對確切的上線日期,期交所表示,還須經過董事會審核才可確認 ,也希望所有券商積極參與測試,未來將照不同商品的規畫期程,完 成全數商品皆能盤後交易的目標。<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