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公布去年12月利率決策會議紀錄,內容重申漸進式升息策略可能仍是合適之舉,意味美國可能面臨資金緊縮壓力,市場法人表示,在Fed升息循環下,建議投資人在布局上回歸基本面判斷,以求在利率上升的環境下有更多潛在獲利空間,其中生技醫療產業因為研發創新能力強、毛利率高,且現階段評價面偏低,建議可透過相關基金適度布局。
群益投信表示,統計2009年至2016年以來各主要生技指數的平均毛利率,包括NBI生技指數、S&P 500醫療保健指數及MSCI世界醫療保健指數的表現,都優於整體產業平均,且指數期間漲幅都在100%以上。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基金經理人張菁惠指出,生技醫療產業技術門檻高,有助維持穩定獲利,加上市場對藥物需求逐年攀升,使得相關產業持續投入研發創新。
預估全球藥品銷售額在2019年將成長至1.4兆美元,未來三年每年成長率將逾6%,生技醫療類股後市表現值得期待。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生技產業基本面正向,且2017年第1季生技產業題材豐沛,包括Tesaro、Clovis Oncology旗下均有藥物上市審核結果將公布,鑒於2016年生技股評價面被過度打壓,2017年生技股有表現機會,目前看好臨床價值高,著重醫療需求尚未被滿足的領域、較能免於競爭的生技製藥商。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伊凡.麥可羅表示,生技製藥公司持續創新,許多過去難以根治的疾病現在可被治療,基因測序成本大幅下降,基因圖譜應用範圍將更為廣闊,有利生技醫療產業技術發展。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據彭博統計,S&P 500指數保健股今年企業獲利估有8.1%年成長,表現不差,本周生技股明顯彈升,因生技製藥公司新藥獲FDA審核通過,並給優先審查資格,帶動生技股走揚。今年新藥研發及中小型生技廠併購可期,持續關注新藥研發進度、川普對藥價管制態度、歐氏健保改革方向。<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