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交所近年積極發展匯率類商品,為使更多具避險及交易需求的法人機構了解商品發展與運用,期交所昨(1)日與金融研訓院合辦「2016國內匯率類期貨與選擇權新商品論壇」,吸引逾150位銀行、保險、投信及上市櫃公司財務人員參與。金管會證期局局長王詠心致詞表示,隨大陸股災、美國升息、英國脫歐、美國大選及義大利公投等黑天鵝事件頻傳,近來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幾已成常態。
期交所去年以來持續推出美元兌人民幣、歐元兌美元及美元兌日圓等六檔匯率類期貨與選擇權商品,均具不錯流動性。
且人民幣匯率期貨、選擇權為全球最活絡的人民幣匯率期貨與選擇權商品,由於集中市場透明度高,交易成本低,交易人如果能學習並善用新的避險及交易工具,將有助提升操作績效。
期交所董事長劉連煜表示,近期上市櫃公司偶有因匯損致財報不佳的報導,對上市櫃公司影響甚鉅,依央行統計,今年1至9月台北外匯市場全體外匯交易金額約新台幣171兆元。
其中外幣對外幣交易金額最大之標的為美元對人民幣、歐元對美元、美元對日圓,合計占全體外匯市場交易金額38%。
另在店頭市場純外幣交易方式上,選擇權、遠期契約交易金額均各約為9.4兆元,合計占34%,顯示外匯市場交易及避險需求高。
由於期交所之期貨及選擇權集中市場具備公開透明、交易成本低等特性,目前期交所已推出六項匯率類商品,交易時間為銀行營業日上午8時45分至下午4時15分,均完整涵蓋台灣外匯市場交易時段。
可提供持有相關幣別的進出口貿易業者、外幣資產持有者及交易人運用,使匯率避險管道更趨多元,建議法人機構可善加運用期交所匯率類商品進行避險交易。
本場論壇專題演講是邀請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符銘財主講「國際總體經濟動態趨勢與展望」、元大期貨總經理周筱玲主講「國內最新匯率期貨與選擇權」、中國信託銀行全球金融商品行銷處資深副總經理汪濟平主講「臺灣金融業於衍生性商品創新面臨之國際化競爭與挑戰」。
最後由期交所總經理邱文昌主持「如何促進我國期貨與選擇權商品發展,活絡市場交易」綜合座談,與談人包括群益期貨總經理李文柱、凱基期貨副總許庭禎及永豐期貨副總廖祿民,分別就商品、制度及推廣三面向等多項議題進行交流。<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