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期貨交易所舉辦上市櫃公司業務聯繫會議,介紹台灣期貨市場匯率、黃金類商品及發展概況,提供法人機構最佳避險管道。
近期上市櫃公司偶有因匯損而致財報不佳的報導,故外匯市場波動對於上市櫃公司的營運影響甚鉅,台灣期貨交易所於昨(22)日邀請多家上市櫃公司財務主管召開業務聯繫會議,會中介紹台灣期貨市場發展概況及避險商品,包含期交所匯率、黃金期貨及選擇權商品,共計有22家上市櫃公司財務部門主管參加,會中與會來賓就國內衍生性商品市場交易現況與期交所進行交流。
期交所董事長劉連煜於致詞時表示,期交所考量台灣外匯現貨市場交易現況,美元兌人民幣、歐元兌美元及美元兌日圓等匯率皆具交易規模,為滿足市場避險及交易需求,分別於去年7月、今年6月相繼推出人民幣匯率期貨、人民幣匯率選擇權,為台灣期貨市場匯率類商品成功打下良好基礎。並於今年11月7日繼續推出歐元兌美元期貨及美元兌日圓期貨等兩檔匯率期貨商品。
這些匯率類商品交易時間涵蓋台灣外匯市場交易時段,提供持有相關幣別的進出口貿易業者、外幣資產持有者及交易人運用。另有貴金屬商品之美元計價黃金期貨、新台幣計價黃金期貨及黃金選擇權,可提供上市櫃公司另一黃金避險交易管道。
劉連煜表示,期貨及選擇權具有「價格發現」及「避險增益」的功能,因此,期交所依各產業、各交易人之避險及交易需求上市各種商品,以達服務實質經濟的目的,且集中市場的期貨商品具備價格公開透明、資金運用效率高等諸多優點。由於匯率波動已成為常態,上市櫃公司倘能適當運用集中市場的匯率商品避險,將能為公司經營帶來加分效果。<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