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期貨市場交易近二年來連續有逾三成的成長表現,今年在現貨市場量能明顯萎縮下,期貨市場也受到影響,但期交所於今年總共推出六項新商品,預料明年台灣期貨市場交易總規模將首度挑戰3億口大關。
期交所表示,過去二年台灣期貨市場連續成長,去年全年更達到2.64億口的規模,也是第二年創下歷史新高。由於今年台股現貨市場成交情況清淡,量能也明顯萎縮,期貨商高層主管推估,台灣期貨市場今年的交易總數得力拚與去年持平的水準。
雖然僅是「力拚持平」局面,因期交所在上、下半年各推出三項新商品,預料將成交為台灣期貨市場最為明顯的成長新動能,估計明年期市全年交易總數將首度挑戰3億口大關,更值得市場留意的是,近幾年台灣期貨市場成長的動能,都來自和國際市場接軌的新商品居多。
期交所6月27日推出三項新商品及一項新制度,包含上市首檔匯率選擇權商品:人民幣匯率選擇權、調整黃金類商品契約規格、加掛高價位股票期貨小型契約及實施東證期貨三階段漲跌幅新制,為本國期貨市場再添歷史新頁。
期交所也剛在7日上市印度Nifty50股價指數期貨,及歐元兌美元期貨、美元兌日圓兩檔匯率期貨新商品,可望為台灣期貨市場注入新動能,並提升台灣期貨市場國際競爭力。
過去,台灣期貨市場的都是以國內指數型期貨商單為主,而經過近二、三年來的全力發展,目前非指數型期貨商品方面已明顯多元化,目前在境外指數方面,包括去年底掛牌的東證指數期貨,及近日上市的印度Nifty50股價指數期貨。
另外,在匯率期權商品方面,除了第一次推出的人民幣匯率期貨之外,今年也續推人民幣匯率選擇權,而近日更因應國內需求,推出歐元兌美元期貨、美元兌日圓兩檔匯率期貨新商品。
至於1至10月「小型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期貨」交易量為460,669口,仍領先全球第二名的香港交易所美元兌人民幣期貨(373,466口)。此外,6月27日推出的黃金類商品契約規格調整新制,推出後亦普獲交易人青睞,統計6月27日至10月31日期間,期交所黃金類商品交易量為153,701口,較去年同期之108,670口大幅成長41%。<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