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世界最大BOT案的台灣高鐵,在去年財改方案通過前,也曾經歷籌資困難、連年虧損等問題,甚至數度傳出破產可能,高鐵董事長劉維琪認為,BOT案最重要的是政府與民間要建立夥伴關係,而非監督關係,這對於雙方都是一種學習過程,要從困難中尋求共識,找出解決方法。
劉維琪說,BOT案需要建立在夥伴關係上,政府與民間機構互相學習,若其中一方只扮演監督角色,反會使問題更加複雜,例如BOT案還沒興建前,自然無法以此作為擔保來取得金融機構融資,此時就有賴政府出面協助,才能順利推動。
先前台灣高鐵由於特許年限短,折舊攤提費用高,及當時運量不足等問題,導致負債沉重,銀行對於資金監管也較為謹慎,影響現金周轉,營運面臨困難。
而台灣高鐵財改方案先減資6成後,再導入公股資金增資300億,雖將掛牌公開發行2千萬股,仍被外界認為違背BOT用意,將變成國有民營事業。但劉維琪認為,高鐵申請上市的主要目的並非籌資,而是要發揮全民認股精神,未來高鐵依然會維持原有BOT形式,由政府出資,維持民間治理的情況不會改變。
劉維琪表示,BOT案在國內外失敗與成功的案例都有,政府與民間業者都必須從做的過程中學習,且台灣採用BOT的中小型案件順利完成的也不少,不能只聚焦在單一個案,從整體來看,BOT制度已有顯著進步,金融機構對於專案融資概念逐漸建立之下,共同解決實行困難,對於台灣發展BOT案仍保持正面看法。<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