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全球能源政策與市場開發經理漢拿(Marsden Hanna)昨(24)日說,Google全球設立資料中心,以全面採購綠電為目標,亞洲地區因缺乏有效認證,無法採購綠電,希望能在台灣推動認證機制,建立電網並推動在地能源產業升級。
Google全面採購綠電的作法,受限於現行電業法而無法實現,經濟部長李世光昨日回應,正與Google討論各種方法,還沒確定不便透露;歸根究柢的解決辦法,仍是修電業法、產生新市場結構。
中油昨天舉行「新能源領袖論壇」,邀請美、德等地業者討論新能源的發展趨勢。漢拿表示,隨著數位應用增加,對資料中心的數量、運算速度要求都提高,Google在亞洲有兩座數位資料中心,希望能夠全數採購綠電,Google是全球採購綠電最高的企業,去年採購量達2.5GW(10億瓦),但在亞洲因為缺乏認證,還沒有採購任何再生能源。
電業法規定,民間發電必須躉售給台電,再由台電供給用戶,再生能源業者無法將電力直供Google;而綠電認購政策則是在每度電附加1.06元,費用進到「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用戶使用的電力仍非100%綠電,也不符合Google需求。
李世光表示,電業法修法前,經濟部與Google討論各種可能的做法。經濟部曾提議由Google自己在工業區投資綠能,直供資料中心,但不被Google接受,而是要台灣自己有新的綠電投資。李世光說,Google沒有把時間定死,還有時間討論可能的做法,但歸根究柢能夠完全解決辦法,是產生新的電業市場結構,如果電業法修法推動順利,速度更快。<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