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昨(15)日公布,電價自4月1日起調降9.56%,是史上單次最大降幅,每度均價降為2.5488元,相當於降回2012年油電雙漲之前的電價。台電估算,因應這次調降,全年營業收入將少收579億元。
電價「降好、降滿」後,一般家庭用戶以每月用電330度計,月省電費80元。若是大型工業用戶,每月平均用電150萬度,月省電費近40萬元,降幅十分有感,在萬物皆漲的年代,電價調降可以算是企業經營成本大補丸。
經濟部次長沈榮津表示,這次電價調降也會循過去前例,用電量較少者,降幅拉大,反之,用電量高者降幅縮小,藉此鼓勵民眾節電。
據能源局掌握,台灣的工業電價已經是全球第四便宜,而住宅用電是全球第三便宜。
沈榮津說,影響本次電價調整的主要原因是燃料價格下跌,台電本次是依美國能源部(DOE)預估的油價趨勢,以每桶原油價格40.2美元左右計算;原先提報的降幅是9.53%,由於各審議委員對燃料成本已有共識,昨日對降幅沒有太大爭議,只對細項微調。
搭上燃料價格的順風車,電價公式上路以來,已經「連三降」,累計三次降幅達19.23%,相當於兩年前的電價打八折。
值得注意的是,4月1日電價調降之後,6月1日至9月30日之間的四個月仍採夏月電價,將按用電度數多寡,調漲6%至7%。
台電表示,上一次電價出現大幅調降是從1984年7月開始到2006年7月,因為當時新台幣連續升值,加上台電啟用核能發電,降低燃料成本,一度出現電價「連11降」的情況。
扁政府時代,因為曾經施行油電凍漲,每度電價一度持平在2.13元左右,但也因此造成台電大量的累積虧損。迄今,台電仍有累虧1,280億元尚未打平。<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