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董事長李紀珠14日表示,利率市場化(台灣稱「利率自由化」)極其考驗銀行的管理能力,大陸利率市場化是早晚的事情,而這也是台灣銀行的強項。
台灣於1989年7月修訂銀行法,一方面使銀行利率完全自由化,另一方面允許民營銀行的設立,開放金融市場給新的競爭者加入。
李紀珠認為,大陸利率市場化是早晚的事情,選擇在這幾年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時點對於大陸的同業們來說其實很好,因為大陸過去一直處於經濟高速成長期,所以大陸銀行業也累積相對不錯的基礎,無論是營運還是對於壞帳的處理、撥備(準備金)等,所以要積極應對這種挑戰。
她指出,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相對於大陸的銀行業來說,台灣銀行非常適應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非常考驗一個銀行的管理能力,台灣銀行業平均的利差水準只有1.44%,在這麼薄的利差之下,台灣銀行業去年也取得不錯的利潤。
李紀珠進一步解釋,台灣銀行業利潤的主要來源是金融服務的手續費,而大陸的銀行業收入來源主要是利差,這幾年台灣銀行業有一個很大的趨勢,是海外業務的收入占比越來越大,因為台灣銀行業利差很薄,所以就逼迫台灣銀行業走出去,活躍在國際市場。<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