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金搶進陸股,大陸持續擴大開放外資投資額度,其中也包括台灣金融業者。國內多家投信申請追加QFII額度已有進度,且今年追加核准的金額較往年高,但投信業者更殷盼RQFII的開放,讓資金可更快速卡位大陸市場。
根據群益投信統計,今年大陸1月再核准澳門金融管理局、蘇黎世歐洲再保險、華盛頓大學等7家機構獲得QFII資格,累計目前獲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的機構總數達到258家、QFII投資額度獲批合計達514.18億美元(統計至1月27日),意味著國際資金看好A股長期潛力,以及未來可望納入國際指數的潛在機會,意圖儘早卡位。
國內投信目前11家已獲QFII額度的業者,近來也申請追加額度,其中富邦投信2月底獲准再追加2億美元,成為國內投信追加QFII額度最高者,另外,國泰、摩根、群益等業者也計畫陸續再提出申請追加。
部份投信業者指出,目前銀行各類OBU投資商品當中,目前已經開始引進包括RQFII人民幣計價基金、避險基金、收益型海外債、各類型ETF及人民幣計價結構型商品等,投信等其他資產管理業者已經「慢了一步」,再不儘速開放可能對現有的基金投資造成資金排擠效應,業者開始擔憂資金從債券型基金出走到銀行RQFII的相關投資商品。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林弘立認為,大陸已經提供香港RQFII額度,台灣也應儘快跟進。如果可以直接以新台幣兌換人民幣,再用RQFII 直接投資大陸,對外匯市場衝擊較小;從大陸的立場來看,兩岸可以直接換匯,不必再透過美元,對中國大陸來說也促進了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因此兩岸都應該儘快爭取RQFII。<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