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來,台灣的生技醫療類股股價頻創新高,表現相當搶眼,背後支撐的是各種的好消息,例如:接獲國外訂單,營收創新高,國際合作捷報頻傳。很多過去忽略生技類股的投資人,仍不禁質疑,是否台灣生技產業的春天,真的來了?不贅述全球人口高齡化,將逐漸引爆全球醫療保健商機,這類陳述多年的基礎背景,其實台灣的生醫產業黃金十年,大好機會真的已展現在我們眼前。
台灣位居全球前3大完整生醫市場─美國、日本、中國的戰略關鍵位置。就以醫藥與醫療器材的市值來看,美國是全球生醫產業最大的單一市場,超過全球市值的40%,日本則約18%,中國大陸經20年的快速崛起已逼近日本,咸認在3年內即可能超前。歐盟雖有EMEA共同審核機制,但仍屬各國市場獨立的分隔市場。
由於中國的崛起,各種實力直逼美國,形成G2兩強,漸形成緊張關係,中美2國開始提防對方,以各種政策及政治手段,限縮對方企業在本國的活動,例如WalMart展店,每一分店的申請可能耗時1年半,Google的撤出中國市場;而中國企業擬併購美國企業,亦皆遭受嚴格審核,政治政策攔阻屢見不鮮。此時介於這2大市場間的商業活動,就須藉由對方可信賴的最佳第三者做合作夥伴,而最好的選擇就是台灣企業。這就如同美蘇敵對冷戰時期,雙方的經貿活動,必須經由歐洲夥伴的情形雷同。
至於美國、日本的生醫企業,長久以來,即因法規的競爭及語言文化等因素,而較少直接合作;中國、日本之間,又因歷史情節、民族情緒問題,致有合作的障礙。而台灣企業靈活彈性,講究誠信效率,熟悉國際市場商業規則,在這3大市場間受到尊重信賴。簡言之,台灣生醫產業長期與美、日合作,更享有進入中國市場的優勢,加上台灣的關鍵地理位置。台灣的生醫產業,正處於一個絕佳的戰略位置。
台灣生醫產業受限於本土市場不大,健保制度給付較低的限制,必須放眼國際市場,近期中、日市場的適時開放,可說是除了地利、人和之外,加上了天時。台灣與中國ECFA議題的討論簽署,正積極進行中;經濟部今年將舉辦15場兩岸搭橋會議,相關法規認證的不確定性及關稅壁壘移除,大陸的市場就豁然開朗了。
另外,日本生醫市場其實在去年2009年已悄悄做了大幅開放,甚至日本的新藥審核也接受跨國同步申請,臨床試驗接受多國臨床中心,日本市場的開放,是台灣生醫產業的明顯利多。此可從很多台灣的製藥公司,接獲很多日本訂單得到明證。另外很多的合作與策略聯盟亦蓬勃發展,例如基亞生物科技公司與日本Oncolys Biopharma共同開發癌症藥物;台灣醣聯生技醫藥公司與日本大塚製藥株式會社技轉合作抗癌新藥單株抗體等。
台灣生醫產業經過政府20餘年的推動,政府不遺餘力的投入各種資源,包含設立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提供租稅優惠,法規協和化,人才延攬,學研單位能量釋出,育成中心設置,生技園區規劃等等,全力的催生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政府更具體的於2009年3月26日發布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隨後更明確的把生技產業列為全力推動的6大新興產業之首。歷經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我們可以樂觀地預期,台灣的生醫產業已經匯集天時、地利與人和,有全球前3大生醫市場提供揮灑空間,台灣生醫產業的國際化僅有一步之遙。台灣生醫產業的黃金十年開始了!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