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利率已到谷底,富邦人壽9月大賣國外政府公債,實現利益新台幣20多億元,富邦金總經理龔天行表示,主要是預期利率已在低檔,繼續抱有公債,價格也不會上揚太多,所以先實現獲利,再將同樣金額轉入國外公司債。
債券殖利率愈低指價格愈高,其中美國公債殖利率先前一度創新低,代表價格創高點,近期30年期公債也在2%左右的低檔,後續因利率再降空間有限,價格上揚的幅度將受阻,反而是公司債利率後續不排除有再降空間。
壽險業者表示,9月新台幣升值0.624元,升幅2%多,且在亞幣中獨強,造成各家壽險業都出現極大的匯損,富邦人壽9月動用外匯準備金2.6億元後,帳上仍有匯損4.5億元,但因實現國外債券獲利,因此單月稅前獲利仍有25.7億元。
由於9月已無大多現金股利進帳,加上台股也沒有大行情,壽險公司出現的匯損只能靠外匯準備金沖抵一半,另一半就要看是否實現債券獲利;像新光人壽9月匯兌損失10多億元,動用了6億元的外匯準備金,單月稅後虧損縮小到4.19億元。
市場人士預估,富邦人壽應是出售近新台幣百億元的美國公債,若是早期購入,獲利率約30%左右,即便是前幾年投資的公債,現在出售獲利率也有15%以上。
富邦金控8月宣布,有意將1,900億元左右持有到期項下的債券,重新分類到「備供出售」,淨值項下即可多出250億元的未實現獲利,龔天行昨天表示,這項調整已在8月完成,主要是為了因應利率變化,更靈活操作債券。
富邦表示,美國30年期公債約2%,但公司債或金融債利率卻達4∼ 4.5%,且是世界級大公司,市值都在300∼500億美元,若將公債出售實現利益,轉入更高利率的公司債或金融債,即可提高投資收益。<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