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金融分析師李信佳昨(29)日表示,台灣證券業為尋求自我壯大,將持續整併,有機會朝前5大券商市占率達50∼60%的方向前進,且台灣證券業持續整併,長期而言將有助紓緩市場競爭。
惠譽信評指出,台灣證券商從1996年的212家,到今年2月的86家,前10大市占率也從2001年的44%增加至2011年的57%,整體併購有成效,但速度不是很快。
李信佳說,市場整併可能由大型券商帶領,因大型券商會在趨飽和的市場尋求強化規模的機會,至於小型獨立券商在市場低迷時的競爭力較弱,較有可能成為出售標的;近期元大、寶來證券及凱基證券、開發金控併購,也為市場整併帶來新的刺激。
惠譽信評昨天舉行台灣證券業展望說明會,分析台灣證券產業前景、面臨的挑戰,及與日本、韓國和泰國同業的比較。惠譽認為,外資券商一方面仍自行在海外整併,加上台灣沒有誘因,所以外資券商不會大舉進入台灣或併購。
惠譽金融機構評等部副總陳怡如指出,市場波動率提高且交易量降低,讓中小型券商相較大型券商被調降的風險提高,但整體的台灣證券業評等被調降的風險有限,大多數證券商的評等展望仍屬穩定。
陳怡如分析,觀察台灣證券業賺錢與否,門檻定在市場成交量800億元是很公允的數字,但這主要是針對市占率小於3%的證券商,且相關券商可能需要市場成交量到上千億元,才比較能確定可以獲利。
至於大型券商,市場成交量可能400∼500億元即可達到損益平衡,她強調,量能很重要,但這幾年自營操作難度提高,也是券商面臨的一大問題。
陳怡如認為,台灣證券商營運較單純,主要為經紀業務、承銷與自營業務,有助降低高槓桿風險,但也局限擴展市場價值及增進跨境競爭,是限制台灣大型券商評等調升主因。<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