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投入二次鋰電池發展的廠商不少,不過一開始
便以二次鋰電池為研發主力的公司便屬能元及興能,能
元一開始進入量產,而興能也緊隨其後加快腳步。
能元及興能產品研發出來的時程接近,不過能元的
廠房已於 4月在南科落成,興能的廠房則須等到明年初
方可落成,因此能元的腳步稍快一步,並已於 4月投入
嘗試量產,預計 8月份南科營業執照取得後便會大量生
產。
今年來看,能元的營收已有顯著進展,除了加拿大
廠的營收挹注下,南科廠已開始有營業收入,從 8月起
將以一班人員的工作量進行生產,單月將會有30萬顆產
能,今年該公司預估將有10億元營收。
興能今年產能仍只維持在實驗室階段,主要原因是
新廠尚未落成,該公司加快廠房興建,預估今年底明年
初可完成新廠主體架構及生產線進駐,明年中便可開始
量產。目前公司只有一條單月10萬顆產能的生產線,以
一班員工生產,單月約 3萬顆,因此該公司今年營收並
不顯著。
其餘如鋰電池廠如太電電能、台灣超能源、鋰新等
公司也積極投入準備量產動作,明年台灣鋰電池業者可
望蓬勃發展,屆時又是百家爭鳴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