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增資潮一波接一波,陽信銀、板信銀及大台北銀行均同步啟動增資計畫,金額合計達17.1億元。華南金控子公司華南銀行昨(30)日也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盈餘轉增資發行新股案,將從去年盈餘提撥45.64億元,強化資本。
華銀主管強調,銀行為金控100%子公司,過往多是全數發放現金股利上繳母公司金控,這次除現金股利,特別還加上股票股利,經過盈餘轉增資後,對於華銀中國大陸及海外布局將更有幫助。
除了公股行庫和金控,金融機構增資風也吹向信合社改制的地區型銀行,主要是地區型銀行今年獲利突出,加上景氣回春讓市場氣氛轉好,大股東經營意願因而大增。
以陽信銀為例,去年提存前獲利11.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今年目標13億元也可望順利達成;大台北銀今年前4月獲利則近2億元;板信銀則有雙子星大樓加持,淨值可望因而倍增,進而擴大獲利動能。
大台北銀行昨天股東會,為支應未來資本支出及營運資金所需,決議將盈餘轉增資發行2.1億元;板信銀今年也由大股東增資10億元,並準備於下半年發行次順位債10億元,拉抬資本適足率到10%以上。
陽信銀副總經理周三和則指出,4月底已經完成5億元的現金增資案,現階段資本額為127億元。
市場人士認為,地區型銀行在度過金融海嘯後,體質明顯好轉,提高資本是為了直指上市櫃及擴展新業務。包括陽信及板信都評估於2-4年後上櫃,大台北銀則由元富證券輔導,目標是年底申請上櫃,最快明年上半年掛牌。
大台北銀行發言人陳瑞璋表示,先前大台北銀資本額僅21億元,在銀行中屬偏低水準,這次增資主要是為充實資本,也是為將來拓展業務做準備。
增資之外,地區型銀行近期也調整業務面,以板信為例,今年起陸續強化中小放款,降低房市變動對獲利的影響。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