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外資投入國內期貨市場,新任董事長蔡慶年上任後即與外
資進行座談,據了解,未來外資申請開戶將更簡化,期交所也計
畫讓外資一般帳戶放寬部位,可與避險帳戶共存,讓外資多空都
可靈活操作。
以往外資在操作期貨是以一般帳戶為主,操作期權部位有所限制
,大台期上限為7,000口,台指選擇權則為7萬口,由於有部位限
制,導致外資在國內期貨市場的參與程度不高。
期交所考量避險功能是期貨市場的重要基礎,因此在去年10月實
施避險帳戶,亦即可開立避險帳戶,只要淨空部位不超過現貨市
值,即不會有部位限制。
但該項措施在為期一年後,外資即不得再繼續申請,讓外資大都
不申請避險帳戶。
根據法人避險帳戶的額度規定,法人持有的期貨及選擇權部位,
經多空互抵後,淨市值方向僅得為淨空方;其次,淨市值得小於
該法人持有的現貨總市值;為配合避險帳戶推出,只要申請避險
帳戶,一般帳戶的放寬額度只要期限一到,就不能再申請。
基於避險帳戶僅能作空操作,且影響一般帳戶的放寬部位,導致
外資對避險帳戶申請興趣缺缺。
期交所正研擬讓外資一般帳戶放寬,並可與避險帳戶共存,未來
只要外資申請避險帳戶,仍不影響一般帳戶申請部位放寬的期限
,等於外資申請一般帳戶放寬部位至2至3倍為期一年後,仍可繼
續申請。
<摘錄經濟>